12月6日至8日,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和2024建筑防水行业年会在重庆召开。建筑防水与民生息息相关,产品质量直接关乎美好人居建设。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,关于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各参会代表企业热议的话题,行业作假乱象究竟如何,又将如何重塑健康生态,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年3月份发布的公告显示,2023年建筑用密封胶、建筑防水卷材抽查不合格率较高,分别为16.7%和16.5%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下半年,多个省级市场监督部门发布的通告中,湖北、云南、安徽、河北等多地通报建筑防水材料抽检不合格名单,已有47批次产品省级抽检不合格。
细究通报,作假堪称触目惊心:省级抽检中仅2地全合格;有名的公司、央企(如北新防水)多次被抽检不合格;多个品牌复检仍不合格;大众高频使用的产品(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)出现多次不合格;不合格产品区域性集中,如山东寿光市。
多省、多个品牌、多次只是揭开了假冒伪劣的冰山一隅,市级抽检更是屡曝不合格:成都市通报包含北新防水在内的3批次不合格;南京市通报1批次防水涂料不合格;武汉市通报2批次SBS防水卷材不合格;泰安市通报4批次SBS防水卷材不合格……
央企带头作假,不仅是对“央企品质”“央企信用”的严重践踏,更是利用客户对央企的信赖,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,加剧行业乱象。
非标产品流入市场,用在各类重大工程、百姓家中,为建筑安全、民生福祉埋下隐患,“建筑未老防水先毁”的情况会层出不穷。
“举个简单的例子,为什么现在老旧小区改造,防水是主项,很大原因是上世纪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工艺、品质相对落后,导致渗漏、霉变成为建筑的安全风险隐患。”协会有关人员表示。
更有调研显示,防水屋面维修成本是初次修建时的3-4倍,地下堵漏成本能达到8-10倍,先期原材料不合格为后续修缮带来非常大的资源浪费。
如果任由假冒伪劣大行其道,最终损害行业的经营环境,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市场怪象,坚守品质的企业生存空间被压榨,势必为整个中国防水行业发展蒙上阴影。
造假成本低、造假处罚力度弱、追责机制缺失,是行业非标产品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。
实际上,防水行业假冒伪劣现象一直存在,只是在行业波峰期相对收敛,一旦市场压力大,部分企业甚至一些有名的公司,为了短期账面收入,不惜偷工减料降成本,带头生产非标产品。
更为重要的是,行业协会对假冒伪劣行为缺少“严刑峻法”,缺少完整的负面预警发布,选择性关注政府监管部门的通报,双标对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假冒伪劣行为,甚至默许大企业带头搞假冒伪劣,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。
现场一家防水企业工作人员表示:“去年以来行业竞争很明显,不少企业只看成本不看质量,恶意进行低价竞争,如果纵容大企业这么做,我们这些中小企业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。”
此外,假冒伪劣仅局限于监管部门的通报,问题产品流向难以追踪、非标品的问题爆发存在滞后性、假冒伪劣品如被使用很难召回、客户难追责也在客观上助推了行业的造假风气。
行业发展至今,逐步陷入两个怪圈,一是产品质量随行就市,二是大企业带头败坏风气,走出怪圈、拒开“质量倒车”需要相关方联动。
协会、联盟等三方机构,继续强化管理职责。坚持“谁作假曝光谁!谁搞不正当竞争孤立谁!”,开设专门平台全量曝光所有假冒伪劣行径,对作假公司进行问责,定期公布企业作假整改情况,健全客户追责渠道。
行业大企业,带好头、强自律。企业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、耐得住寂寞。实际上随国家各项政策加快落实、“两重”建设持续发力,基础设施投资升温明显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1-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.3%,尤其水利、航空、铁路等增速尤为可观。市场复苏势头强劲,唯有深耕产品质量,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差异化、细分化、高端化、系统化的服务,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唯一正确选项。
同时也建议广大经销商、客户,针对有瑕疵、被通报不合格的品牌,设置冷静期或不再代理、购买;针对经手的不合格产品,向协会举报,向发货商、制造企业追责,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
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下,质量始终是防水行业发展的根基所在。防水行业在现代建筑工程及家居装修等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高水平发展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,企业要获得市场就必须注重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质量管控,遵循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,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耐久性,以满足多种建筑场景的复杂需求。
在全球化浪潮加速推进的2024年,“走出去”已成为防水行业的核心关键词。众多防水企业纷纷投身国际化竞争的大舞台,而在这一进程中,质量无疑是衡量企业成败的关键试金石。与此同时,品牌建设是企业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。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迅速吸引消费的人的目光,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。在防水行业,一个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不仅产品质量过硬,还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、注重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企业,在市场中具有引领能力和影响力。
防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需要全体企业的共同努力与担当。企业更应以身作则,强化自律意识,以高度的行业责任感为引领,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,将对产品瑕疵的零容忍以及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,转化为整个行业的共同信念与行动准则,从而为行业创造更为长远且稳固的价值。